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界找工作难,成功者们做了哪些功课?|Nature职业指南

Nature自然科研 Nature自然科研 2019-11-05

原文作者:Paul Smaglik

6位处于事业发展初期的研究人员在此分享了如何在学术界找到一个固定职位,以及如何在这个职位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

研究人员建立自己实验室的希望越来越渺茫。随着每年授予的博士学位数量急速攀升,找到长期稳定的学术“铁饭碗”的可能性也越来越低(见“机会渺茫”)。虽然数据较为稀缺,但拿美国来说,生物医学的教职岗位从1980年以来一直在减少,而同期的博士毕业生数量却增加了60%。

来源:Neil Webb

随之而来的求职竞争伴随着巨大压力,可能会对就业者心理健康造成危害。《自然-生物技术》今年早些时候发表的一篇论文称:研究生群体患上抑郁症或焦虑的可能性是普通群体的6倍。同时,《自然》2017年研究生调查问卷也显示,在5700位受访者中,12%的人曾因博士研究压力而产生焦虑或抑郁,并为此寻求过帮助。

来源:go.nature.com/roysoc

寻找固定学术岗位的人常会听到这样的建议:找个好导师,建立可靠的人脉关系,发表大量论文,并祈祷一丝好运。这则建议原本是为了帮助教职岗位的求职者积累一些前期优势,如今俨然成了最低标准。收紧的就业市场需要一些更合时宜的策略。


因此,《自然》采访了6位年轻的教职人员,询问他们如何为获得固定学术岗位做准备,以及如何在成功后在个人岗位上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设计、执行策略


Victoria Ruiz:纽约圣弗朗西斯学院生物学家

来源:圣弗朗西斯学院


先思考一下你想成为哪种学者:你是想在一所以研究为主的机构工作,收入多来自外部经费;还是想在以教书为主的院校工作,收入来自你能做到研究和教书两者兼顾?选择一个符合你专业目标的博士后职位


如果你对教书感兴趣,你需要有教育学相关知识。你可以考取一个教师资格证,做助教或者做固定期限的兼职助理。如果你已经确定自己对教研都感兴趣,你可以申请职业发展奖,这个奖会提供博士后研究经验指导和教师培训。


开始求职前,将你的研究和教书经历写成一份说明。关于研究的部分,应侧重于你所取得的成就和当前的工作,以及你未来的目标。将你的工作内容与导师的工作区分开来,因为如果你的研究计划和导师的太过相似,将很难获得经费。关于教书的部分,应将重点放在学术任务和教育理念上,准备一份关于你的教书风格和流程的大致描述。


学术求职之路会让求职者不知所措,也很容易气馁。但对我来说,这是让我最有成就感的职业道路之一。按照策略计划执行有助于你实现这一目标。


玩转数字


Kiran Raosaheb Patil: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系统生物学家

来源:Toby Gibson


2007年,当我艰难地为自己的新实验室四处寻找经费时,我决定让那些在我和其他申请人之间来回比较的评审人员轻松一点——我将自己的研究工作总结为几个简单的数字,主要围绕发表文章数、引用量以及别人请求使用我开发的软件的次数。


别忘了那些容易被忽略的成就。比方说,在我申请第一个教职岗位时,我刚刚博士毕业,并无很多发表作品。如果单看文章数量,我肯定无法脱颖而出。因此,我重点突出了我的博士研究成果被多少个不同研究领域采用。


数字还能起到激励作用。对比一下“我们的目标是量化很多代谢物”与“我们的目标是量化1000个代谢物”,1000这个数字不仅能让评审专家对项目有更具体的概念,它还象征着一项挑战和冒险,能在实际执行时起到激励作用,是一股应该传递给你的团队的动力。


当然,并非所有事物都能用数字量化,研究也不仅仅是限于数字而已。但是,任何细微优势都能在当下激烈的竞争局面下开辟新的可能。愿数字与你常在。


驾驭不确定性


Agnieszka Wykowska:意大利技术研究院人机交互社会认知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带头人


来源:Laura Taverna, 意大利技术研究院

学术生涯有点像冲浪。冲浪者的生活方式之所以令人兴奋,在于他们追求永无止尽的夏日和完美的海浪。科学家的职业生涯也可以充满乐趣,我们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探索问题,往来于各种会议。


除了这些积极因素之外,两者还具有其它相似性。比如,冲浪和学术都需要极其艰苦的努力、终生训练和投入,以及大量的热情。两者的成功都需要才华和付出。不过,学者和冲浪者还有一项更加关键的共通能力:对不确定性的驾驭能力。对科学家来说,日常生活和长期规划都一样充斥着不确定性。


科学家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应对实验结果的不可预测性,无论结果是否符合预期都要有所准备。这可能会影响科研产出,比如论文发表。同时,科研产出也会反过来影响到决定下一个工作合同的评审和经费申请。


短期事件会让未来充满不确定性。年轻的学术人员需要习惯一次次离开自己的舒适区。他们就像游牧民族,在不同国家之间奔波来继续他们的科学事业,而与朋友家人的联系形式和联系频率却得不到保障。


去不同的国家工作,体验新的工作环境确实非常有趣。认识新的人、适应新的实验室,学习新的文化都是不可多得的体验。但时间长了以后,我们仍会渴望稳定性,渴望能制定超过两年的计划。


与其和这种学术不确定性作斗争,青年科学家更应该拥抱这种不确定性。随着青年科学家的资历不断加深,稳定性也愈加触手可得。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青年学术人员应时刻准备好在科研浪潮中破浪前行。


与拒稿和解


Muireann Irish: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认知神经学家


来源:Muireann Irish

准备一篇论文的发表意味着好几年的辛苦工作,因此,拒稿常被看作是对我们的人身攻击。在我的领域,期刊收稿率一直徘徊在20%左右,两大国家政府资助机构的成功率也高不到哪去。从统计学上说,拒稿是常态。


我发明了一种方法,可以消化被拒稿的情绪,并从中学习。首先,我会给自己一点时间。有的科学家(包括我自己)会经历如下的心路历程:读信、生气、私下抱怨、怀恨审稿人,一直到自己好受些为止。在那之后,我至少一个星期什么都做不了,只是等待自己的心绪稳定,好回去再看一遍审稿意见。


拒稿不是针对你个人。也许是我们错判了论文和期刊的匹配程度,过度解读了研究结果的创新性,或试图在研究未成熟前就发表。经费申请被拒的原因也与之类似。


等到情绪化的反应过去之后,再和你的同行讨论审稿意见。在我的实验室团队里,我们会分享同行评议的经历,这有助于以平常心对待拒稿。通过公开分享自己论文曾被拒以及将继续被拒的感受,我希望让我的学生清楚地看到,拒稿是学术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是一篇论文被拒,天不会塌下来。


最后,绝不要用一些指标来衡量自我价值。学术人员一向追求高标准,被告知自己的工作不够好,会让人觉得是个人失败。决定论文发表和经费申请的因素太多了,包括时机、期刊版面空间、资助的优先项目,以及某些时候单纯的运气。


拒稿是常态,但绝不是故事的结束。


优秀科学之外的追求


Keivan Stassun:美国范德堡大学物理学家


来源:范德堡大学

和所有人一样,我认为只有当科学家感到生活有热情、有目的、有意义时,他才能在实验室内外都处于最佳状态。


当然,对我们许多人来说,科学本身就是我们的激情所在。不过,找到一个使命,一个比发表文章、获得教职、科学研究更大的目标也很有价值。


我把推动多样性和包容性看作是我生活和工作之外的另一个使命。作为出身贫困家庭的第一代墨西哥裔美国人,我非常愿意为科学界代表不足的其他群体开创机会而努力,这让我感到非常有意义。不过,我的这些努力有时与同事的建议相违,他们担心我的社会工作会让我忽略科研工作。


但我坚信两者兼顾不仅让我成为了一个更优秀、更充实的人,也让我成为了一个更多产的科学家。


在我建立自己实验室的时候,我帮助范德堡和邻近的费斯克大学(历史上的黑人大学)建立了联系,让更多来自代表不足群体的学生能进修博士课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当时有两个感受进步的机会:研究内和研究外。这也让我为每天积极工作找到了双重理由。


热情和坚持可以得到最大的回报。在我刚获得终身教职后不久,有一位导师告诉我:在这之前你都在建立自己的声誉,现在到了你打造成绩的时候了。这则建议一直深得我心。如今,我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这两项使命可以一起让目的、意义,以及最终的传承成为可能。


多给自己一点时间


Gosia Trynka: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Wellcome Sanger Institute)免疫基因组学小组负责人


来源:英国惠康桑格研究所

去年8月,当我在为一场博士生研讨会准备PPT时,我发现我几乎不需要修改什么内容。我的研究从上一年的研讨会以来几乎没有什么进展,这让我感到心慌。第二天,我向博导诉说了我的忧虑,她告诉我:“这没事,给自己五年的时间,再来评价自己的成绩。”


她说的没错。组建团队、招募科学家、设置实验、分析数据和发表文章都需要时间。要想团队变得高效,需要同时具备很多条件。


对我来说,关键是要找对人。我想尝试对免疫细胞进行大规模基因组研究,因而需要组建一个交叉学科小组——免疫学、表观遗传学和群体遗传学皆不可少。找到对的人需要时间。


此外,一旦完成了招募工作,还要花更多时间去学习如何进行人员管理,以及如何掌舵一个新成立的机构。必要的话,不妨参加领导力课程并寻求同事前辈的建议。


最后,学会管理预期目标。把任务分成几大块,设立中间目标并努力完成它们。积跬步以至千里。


我的团队已经4岁了。虽然压力仍然存在,但我更善于控制压力了。如今,我有信心我的团队能设计出有趣的项目、开展实验、生成高质量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想到明年就要进行自我评价,仍不免有些担心,但届时我一定准备得更加充分了。


原文以Beating the odds to secure a permanent contract为标题

发布在2018年10月3日《自然》聚焦上

Nature|doi:10.1038/d41586-018-06873-5

点击“阅读原文”阅读英文原文


关注了Nature自然科研这么久,了解了许多科学前沿与科学出版的动态,现在有一个机会让你在上海零距离接触自然科研编辑团队,你想来参加吗?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详情并报名参加我们的线下之约~



版权声明:

本文由施普林格·自然上海办公室负责翻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邮件Chinapress@nature.com。未经授权的翻译是侵权行为,版权方将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2018 Springer Nature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